2020-11-10 16:24:28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宁夏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1宁夏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归纳概括变化趋势及,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2宁夏公务员考试微信客服】 ,更多资讯请关注宁夏华图微信公众号(ningxiaht),宁夏公务员咨询电话: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号:HT15202602573 本文地址:http://yinchuan.huatu.com/2020/1110/1579783.html
2020省考笔试已然落下帷幕,考生们可以着手准备2021公务员考试了。归纳概括题型作为申论考试,可谓是“题型”,同时作为一个基础题型,却有着20分的赋分,这足见掌握归纳概括对申论的重要意义。但随着近年来国考归纳概括题目的“升级”,作为考生又如何高效应对呢?今天,宁夏华图就带各位考生一起来揭开归纳概括发展新趋势的神秘面纱。
一、变化趋势
1、问法,难度增大
在以往的归纳概括题目中,问题、原因、影响、做法作为常见作答对象常常出现,但无论是在国考还是省考都出现了一些较为灵活的题目。如:
2018年国考市地级题,概括小张家乡发生的新变化
2019年省考题:根据给定资料1-4,概括目前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特点。
2、要点隐藏,照抄无效
较之以往,在归纳概括题目之中不仅题目作答对象出现了变化,在答案要点的提炼方面也发生了变化,答案要点的提炼不再像以往照抄材料关键词即可,而需要考生在原有材料基础上抓住本质,进行综合提炼。例如:
2018省考题:根据给定资料2,概括小童获得全市十佳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的原因。
材料节选:领导说,他所服务的S村地处偏僻,有一段路车根本开不进去,下雨天他坐摩托车进村,常弄得一身泥,特别狼狈,可是他每个月去S村的次数和时间远远超过了考核要求。
本段主要描述了领导对小童工作的评价,但材料中并未出现任何原因词汇的表达,而且本段为口语化表达,照抄材料难以把握作答,更难以完全采中得分点。
二、应对
1、理解含义,方向
归纳概括题目的变化是明显的,那么作为考生来说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呢。首先,在审题方面各位考生需要把握作答对象,明确其含义。如2019省考题:根据给定资料1-4,概括目前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特点。本题作答的对象是特点,那么想要答好本题,把握住答案要点。就需要明确几个为题:(1)什么是特点,指的是人或事物的特殊之处;(2)如何确定特点?含义我们能知道特点既然是特殊之处,那么我们是否能够比较,得出不同之处、独特之处呢。其次,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把握材料中出现的类似特殊、独特、特别等词语。
2、把握本质,综合提炼
归纳概括题目的作答本质就是根据作答对象选择材料对应内容进行提炼整合,所以无论题目、材料如何变化,只要明确要找的内容,把握主次逻辑,提炼案例本质就以找到要点。以2018省考题为例,题目中要求概括小童获得全市十佳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的原因。而材料中表述为“领导说,他所服务的S村地处偏僻,有一段路车根本开不进去,下雨天他坐摩托车进村,常弄得一身泥,特别狼狈,可是他每个月去S村的次数和时间远远超过了考核要求。”
根据段落描述来看,本段落主要描述了领导对小童工作的评价,在评价中主要讲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说明小童所处的工作环境——地处偏僻、车开不进去、坐摩托车进村、一身泥,二是说明小童的工作情况——去S村的次数和时间远超考核要求。从这些内容来看,小童之所以得到认可、荣誉,原因就在于其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依然能够做到迎难而上,以更积极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所以两方面评价可以综合提炼出小童身上的优良品质工作积极、吃苦耐劳。因此,该要点可以表述为“工作积极,吃苦耐劳,克服恶劣条件,下村次数超过考核要求”。
相信上述案例的呈现,各位考生对归纳概括题目的考试趋势有了一些了解和认知,但要做到知行合一还需要各位考生朋友反复练习,融会贯通,一方面要多总结各种不同类型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要点共性,另一方面要对不同的材料运用不同方法,梳理清楚材料逻辑,明确材料主次。久久为功方能熟能生巧,希望各位考生朋友不断努力,把方法运用的更加扎实、牢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公职考试,不是你一个人在努力,也非一日之功,小编希望广大考生平稳心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发挥钉钉子精神,多看多学多积累,多多关注宁夏华图,让考试更上一层楼!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